我眼中的日本——赴日交流体会
编辑:admin  阅读次数:  发表日期:2016-11-28

  十一月五号,北京。我怀着开心愉快的心情,准备开始我的第一次出国之旅,目的地,日本。作为两个比邻的国家,中国和日本的渊源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有过鲜花与掌声,也有过硝烟与战火。然而,历史已经成为历史,牢记历史,以史为鉴才是我们应该做的。日本在二战后的不足百年的时间里,从战后经济崩溃发展到一度赶超美国成为世界经济第一的国家,成为世界强国,它所取得的成就是巨大的。而对于实行改革开放的我们,在大力补习资本主义这门课,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上,以史为鉴,我们又能从日本的发展历程中学习到什么?出发之时,透过飞机的舷窗,看着下方越来越远的土地,我忽然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千多年前的日本遣唐使一样,肩负着一种使命。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我要尽可能多的去学习,去体会,让自己的这次赴日之旅变得更有价值。

八天的行程,从东京到名古屋再到大阪、京都,时间过得非常快。在这八天的时间里,我们参观了繁华的现代都市东京、知名学府早稻田大学、美丽的富士山、工业中心名古屋以及文化底蕴深厚的京都。经过这次的参观访问,我从一个更真实的视角了解了日本这个国家。

如果说此行对我触动最深的,那就是日本的普通民众。社会是一个集体,而每个人都是这个集体的组成部分。在这八天的接触中,我发现日本人有这近乎偏执的严谨和认真。在日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你都能发现他们认真严谨的态度。我去过的每一个公共厕所都非常干净;每次我们乘坐大巴离开参观地,负责接待的人员都目送我们直到消失在视野中。导游告诉我们,这就是日本人对于工作的态度,无论这项工作是大还是小,他们都会按照要求完美的完成。正是由于有这样认真严谨的员工,日本才有那么多世界知名企业;正是由于有这样的民众,日本的社会才会如此井然有序。反观我们自己,我们缺少这样的精神吗?不,我们不缺,我们从不缺少认真负责、严谨务实的人。但是想要让这种认真严谨的态度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成为一种国家和民族精神,我们还需时间和努力。

此次赴日之行中,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日本制造业的发达。如果单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因素上来看,日本作为一个岛屿国家,自然资源严重匮乏,人口稀少,实在不具备成为世界工业大国的条件。可是,就是这个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世界排名第三。客观的分析,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确实是得到了一些机遇。美国将大量加工制造业转移到日本,日本大力吸收美国的资金、学习美国先进工艺技术和管理经验,这给了日本制造业发展打下了基础。但是,日本人的学习不仅仅只限于简单的模仿,他们在学习的基础上更是进行了自己的创新,以至于赶超了欧美国家。丰田,本田,日立,日产,松下,索尼,东芝等世界知名500强企业,无一不是靠着先进的技术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全球市场。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日本也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日本大学的教学方式是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在课前预习知识,课堂上学生们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进行讨论,老师只负责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以后的科研和工作岗位上,更有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精神。

八天的交流访问,时间很短,但是却对我的认知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眼中的日本,从曾经读到的缥缈的想象,变成了现实的画面。我知道除了展示在我们面前的繁华之外,日本社会也同样有许多弊病和问题,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过许多惨痛的教训。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我们应该学习的地方铭记在心,传播给身边的人。   (赴日交流学生代表.丰田助学金受助学生范维春供稿)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管理员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