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南足迹 | 重庆大学学生会三下乡活动
编辑:  阅读次数:  发表日期:2017-07-17

2017年7月15日,重庆大学学生会“寻访直辖二十周年·青春喜迎十九大”社会实践服务团——秀山分队在秀山当地开展主题讲座,对口帮扶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实地调研。

上午9点,实践团一行6人坐车前往金珠苗寨,于早上10点到达目的地。成员兵分两路,一队人马带着前一天提前准备好的学习用品看望寨子里家庭困难的孩子,另一队人马对金珠苗寨龙宗合书记进行采访。

此次共看望了三个孩子,他们分别是龙雨露,李世杰和石若萱。实践团成员首先驱车前往龙雨露的家。

龙雨露,11岁,读小学三年级,她的母亲已经去世,父亲在外打工,常年不回家,她和她的妹妹以及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当我们拿出为她准备好的新书包、笔记本、字典、文具盒等学习用品时,她的脸上洋溢出开心的笑靥,拿着新学习用品爱不释手。

 

 

随后,实践团成员去了李世杰小朋友的家。李世杰是一名腼腆的男孩子,读小学五年级,母亲于他六个月大的时候就去世了,孝顺懂事的他,小小年纪就懂得为爷爷奶奶分担重任,承担起做饭菜的家务。成员走到他家时他正拿着从自家田地里摘下的豆角往回走。他房间的墙板上写满了密密麻麻的诗句,在床头的墙面上写着大大的五个字,“百行孝为先”。翻开他的语文课本,他说他最喜欢的课文是《草原》。“我想去看看草原,书上说草原很美,我觉得草原像碧玉。”

 

 

最后实践团在村委会见到了年仅6岁的石若萱小朋友,石若萱还在学习汉语,平时与她的爷爷奶奶交流都是用苗语,接到准备的礼物时她一把抱起比半个她还大的书包,牢牢不放,用生涩的汉语和我们到了声“谢谢哥哥姐姐!”

 

 

在采访龙宗合主任的过程中,龙主任提到了他当年当选村干部的初衷:反正年轻,干就干吧!实在不想让他们下一代的孩子像他当年一样有读不起书的情况。谈及金珠发展苗绣的创举时,龙主任表示成立之初的目的就是希望寨子里所有人都能参与进来,即传承了苗家刺绣,又能让老百姓赚到钱,用文化反哺经济。“当时想的很简单,一个是传承,推动乡村旅游,第二个就是让外面的妇女回来能够照顾老人和孩子。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孩子就交给爷爷奶奶带,爷爷奶奶文化水平又不高,怎么能把孩子带好?一个村只有教育的提高才能真正的脱贫!我就把外面会刺绣的人叫回来,在家里既能赚钱又能照顾孩子和老人,就是靠着这样,自己干,政府政策帮,就把苗寨一点点变好了。”

 

 

与此同时,社会实践团深入秀山县图书馆和基层开展送文化下乡系列宣讲活动。

上午10点,实践团来到了秀山县图书馆,面向秀山不同层次群众开展了“人文酉秀—讲出我们的文化自信”讲座,旨在通过普及中国非遗保护知识和组织倾听重庆大学学生会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收集到的非遗保护故事,触动听众的文化情怀,提升大众的文化自信和非遗保护意识。讲座的主要内容包括介绍秀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历程、现状,讲述酉阳、秀山非遗保护的故事及互动等。当天活动被秀山县电视台拍摄报道。

 

 

晚上7点,重庆大学学生会社会实践团以“不忘初心坚守信仰”为主题,以学做“六有青年”为目的,到秀山县第一中学给准高三学生分享有关大学生活的故事。

 

 

伊始,团队成员胡钰卿阐述了对读大学的理解“为什么要读大学?我认为学生在大学里不仅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所谓大学,并非专事诵读记忆而已,是欲养成高尚完全之人格,为立足社会之准备。’所以,大学之于学生,一是滋养学识,二是涵养心灵,即知识的提高和人格的养成;良好的大学教育能赋予学生做人的‘本真’、学习的‘本事’和做事的‘本领’。”

团队成员李世倩、朱起琳、王睿、李林威四人分别从“缤纷多彩的大一”、“忙碌充实的大二”、“充满选择的大三”、“赢得收获的大四”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大学生活的故事。并且鼓励同学们在高三这一年努力学习,考取理想学府,争做六有青年。

 

 

在答疑解惑的环节,同学们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憧憬,积极踊跃提出了“大学课程是如何设置的?”“大学毕业以后的工作和专业不对口怎么办?”成员都一一耐心解答,详细叙述了重庆大学的学习与生活,以及有关专业的知识。

分享会结束后,准高三的同学们纷纷要了实践团成员的联系方式,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能得到指导和帮助。一声声“谢谢哥哥,谢谢姐姐”,甜进了心里,让成员们觉得不虚此行,也为这次社会实践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今日访问量
总访问量
管理员入口